无人驾驶目前仍然是一头幼兽——尚未长成、困于笼中。尤其在美国,它的抓笼子的动静最为让人心痒又心焦。各大科技巨头已经撸起袖子抢滩抢了好几年了,联邦政府才也在去年(2016年)9月出台一套法规,规定制造商必须通过 15 项安全评估才能拿到全国公路交通安管局颁发的许可证。而大佬们目前也只能在二级无人驾驶和三级无人驾驶间
硬件:这个绝对不是攻坚方向(下文会讲述原因)
车体; 传感器(摄像头、雷达、超声波设备,等等); 处理器(GPU,CPU)
软件:绝对的攻坚方向
GPS,高精度地图; 帮助汽车做出路况判断和正确反应的各种算法; 帮助汽车做出路径选择(Routing)、并全程保障人车匹配(Matching,即车辆立即理解并执行乘客各类意图的能力)的各种算法。这类算法对TaaS(运输即服务 Transportation as a Service)模式而言尤为必要。(注:在此文中我将“无人驾驶型”汽车共享称为 TaaS 2.0,而将“有人驾驶型”汽车共享称为 Taas 1.0); 训练软件所需的、现实世界的各类数据
市场:无人驾驶面对的,是一片前所未有的崭新市场
乘客; 司机:在 Taas 1.0 向 Taas 2.0 过渡的时代,这是必需品(下文中我会阐述为何要建立一张人类司机+无人车的混搭网络,姑且将这一混搭模式称为 Taas 1.5); 政府:制定法规并提供基础设施(残酷点说,如今的整个公路系统,包括道路、交通指示灯等,都需要配合无人驾驶的发展而推陈出新)
控制权在自己手中; 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可享受更具私密性的旅程; 更经济(目前在美国,私家车每英里的出行成本为 0.9 美元,而共享出行的每英里成本为 1.54 美元); 有车的感觉就是好,而且车是身份的象征;
拥有一支无人驾驶车队。自建这类车队非常烧钱,我们来算笔账。2014 年,Uber 就曾宣称:自己在全球的日均接单量已达到 100 万次。现在保守估计,它在美国一个地区的日均接单量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数。假设一辆无人车的日均接单量是 50 次,那么仅为了满足美国乘客的需求,Uber 就得拥有 2 万辆无人车。假定每辆无人车的售价在 10 万美元上下,那么 Uber 为了这支车队就得花费 20 亿美元。可以想见,若要自建无人驾驶车队,要么你就得财大气粗,要么你就要很会融资; 要拥有高超的“人车匹配能力”和“路径选择能力” 司机已经没了,如何保证无人车能迅速准确地完成接客、送客并应对途中的突发事件(乘客更改目的地、中途拼车、回头取物等等),将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要求 TaaS 2.0 服务商不但要为车队配备精确的地图导航系统,还要为其配备足够聪明的人机互动系统。在这一点上,“软件”的重要性再一次超过了“硬件”,算法将成为制胜砝码。如果在这一点上落后,你就是再财大气粗、拥有再多的超豪华无人车,也没有竞争优势。
资本:谷歌和苹果都有足够的自由现金流和健康的核心产业来支持无人车的研发;Uber 有难以置信的融资能力,但烧钱速度也无人能及;Lyft 则比较尴尬,融资能力逊于 Uber ,但烧钱速度却与这位宿敌有的一拼;至于特斯拉,它现在需要大笔投钱来保证 Model 3 的研发、生产和 Gigafactory 的建设,所以手头吃紧是肯定的。
软件(GPS和地图):谷歌在地图方面已经有了十多年的研发经验,2013 年收购 Waze 后,在数据处理等方面逐渐积累了自己的独特优势;苹果曾于 2012 年推出过 Apple Maps,但很遗憾,表现不佳;Uber 已于去年收购了几家地图研发类创企,并且今年,它已斥资 5 亿美金开始了这方面的研发;特斯拉已经打算尽快推出高精度地图,而且从去年起,它就已经开始从特斯拉司机手中收集大量数据了;至于 Lyft,目前它仍依靠 Google Maps、Apple Maps 等第三方服务,还没有开始自己的研发。
软件(研发力度和实境学习力度):谷歌早在 2009 年就开始路测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了,迄今为止,其路测里程已经达到了 200 万英里。可以说,在数据和经验积累方面它是遥遥领先的;今年 4 月,特斯拉宣布其 Autopilot 系统已经跑完了 4700 万英里。尽管 Autopilot 只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但令人叫绝的是,这套系统能够根据司机提供的数据不断学习;2015 年,Uber 宣布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匹兹堡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今年,Uber 更是大动作不断,收购、路测的消息不绝于耳;相形之下,Lyft 和 苹果的反应就要慢热很多。虽然一个已经与通用有所合作,一个已经暂时冷却了 Titan Project 而转向无人驾驶的软件研发,但跟其他三位选手相比,这两位怎么都显得很温吞。
软件(路径选择与人车匹配):眼下所有选手在这两方面都还处于学习阶段。不过,Uber 和 Lyft 显然先人一步。当然,由于 Uber 在美国占有 80% 的市场份额,它每日可吸收的数据要远多于 Lyft,所以它在这两项上的经验值显然更高;谷歌已于 2015 年在以色列推出共享出行服务,另外今年也已在美国湾区推出了拼车应用 Waze Carpool;至于特斯拉和苹果,由于都未推出汽车共享服务,所以其软件在这两方面的经验值就要落后一大截了。
市场(消费者接受度):已经拥有成千上万拥趸的特斯拉,目前在无人驾驶技术上仍在不断精进,所以其吸粉力量是日益看涨;Uber 和 Lyft 已入局共享领域多年,也累积了不少忠诚客户——相信有朝一日当他们推出 TaaS 2.0 服务时,这些客户会踊跃尝试;谷歌的 Waze Carpool 虽然还是个新生儿,但鉴于它多年来在无人驾驶领域的专业积累和超高声望,相信消费者对它未来的新动作会饱含期待;至于苹果……Sorry,我心里没谱。
市场(司机网络):我在上文已经指出, TaaS 1.5 时代是一个必经的过渡期,这一时期对人类司机的依赖不容忽视。Uber 和 Lyft 在各自的平台上已经聚集了大量司机,所以在这一点上他们压根不用愁。特斯拉、谷歌和苹果就不一样了,他们必须从头做起,所以面临的挑战可不小。
本文来自:爱车福利网整理,作者:匿名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爱车福利网立场。 如侵犯你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